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全体成员齐心合力,积极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2014-2017年相关研究成果汇总如下:
一、著作
自研究所成立以来,一直以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为重要目标,自2014年至今,共出版相关学术专著六部。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出版专著统计表
序号 | 作者 | 专著名 | 出版社 | 年份 |
1 | 童广俊张玉 | 沧州民间契约文书辑录 | 团结出版社 | 2014年 |
2 | 于秀萍 童广俊 | 明清以来河北沧州武术文化传承研究 | 团结出版社 | 2015年 |
3 | 安娜 | 渤海渔村剪纸艺术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7年 |
4 | 杨旭英 | 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下的区域性旅游创新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7年 |
5 | 付继泽 | 唐镜如画 | 河北出版集团 | 2017年 |
6 | 付继泽 | 渤海遗风——沧州博物馆民俗藏品图说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7年 |
二、论文
2014年以来,研究所诸位同仁挖掘沧州地区的历史遗存,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极大地丰富了沧州地区的文化研究成果,促进了沧州地区文化的发展。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公开发表论文统计表
序号 | 作者 | 论文 | 级别 | 期刊 |
1 | 于秀萍 | 明清以来北方武术发展述略—以河北沧州回族李氏“六合门”为例 | 核心 | 回族研究(2015-2) |
2 | 于秀萍 | 明代华北的卫所建置及对地方文化的影响—以直隶河间府为例 | 核心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
3 | 王钊 | 沧州教会学校创建历史及其影响 | 核心 | 人民论坛(2016-8) |
4 | 肖秀杰 | 沧州回族抗日斗争的特点 | 省级 | 黑龙江史志 (2014-9) |
5 | 肖秀杰 | 沧州回族经堂教育功能与局限 | 省级 | 长江丛刊(2016-1) |
6 | 肖秀杰 | 沧州回族经堂教育之特点 | 省级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2) |
7 | 肖秀杰 | 运河对沧州回族聚居点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 省级 | 才智(2016-3) |
8 | 于秀萍 | 明清之际华北家谱中的燕赵悲歌与士人担当 | 省级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 |
9 | 于秀萍 | 民间有史书·民众有历史—读《又到甲午》 | 省级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 |
10 | 于秀萍 | 明清时期沧州书院的校规学则 | 市级 | 新国学 (2015-10) |
三、项目与课题
为更好地研究沧州地区文化,研究所诸位同仁积极申报课题,参与科研项目。2014年以来,在区域文化研究方面,共主持课题6项,负责子课题1项。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参与课题统计表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级别 | 参与人 | 参与情况 |
1 | 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 于秀萍 | 子课题:“明清华北府县家谱研究” (2015-2018)负责人 |
2 | 沧州民间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 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年结项) | 童广俊 | 负责人 |
3 | 明清以来河北沧州武术文化传承研究 | 2013年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15年结项) | 于秀萍 | 负责人 |
4 | 沧州回族经堂教育研究 | 2015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 肖秀杰 | 负责人 |
5 | 河北渤海渔村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 2015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 安娜 | 负责人 |
6 | 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下旅游产业创新共同体研究 | 2016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课题 | 杨旭英 | 负责人 |
7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沧州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 2017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 童广俊 | 负责人 |
四、获奖情况
2014年以来,研究所的成果越来越丰富,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成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在地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获得沧州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三次。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获奖统计表
序号 | 著作 | 获奖人 | 奖项 |
1 | 移民,宗族与社会变迁——以明清以来的沧州区域为中心 | 于秀萍 | 2014年沧州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2 | 沧州民间契约文书辑录 | 童广俊 | 2016年沧州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
3 | 明清以来河北沧州武术文化传承研究 | 于秀萍童广俊 | 2016年沧州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五、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为进一步增强研究所的科研能力,提升服务地方的科研水平,提高研究所的知名度,研究所成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统计表
序号 | 会议名称 | 参会人 | 提交论文 |
1 | 献县文化交流研讨会暨献县文化研究会成立会议(2015) | 于秀萍 | 献王文化对沧州区域社会的影响 |
2 | “明代的府县”学术研讨会(2015) | 于秀萍 | 明代河间府的卫所建置及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
3 | “清代的府县”学术研讨会(2016) | 于秀萍 | 清代家谱中的华北府县与地方社会 |
4 | 长芦沧州盐业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2016) | 于秀萍 | 明清以来长芦沧州盐业与盐商 |
5 | 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 | 于秀萍 | 明清以来华北家族的发展——以河间白氏族谱为例 |
6 | 第十六届国际湿地大会(2016) | 王建华 | 《诗经·风》中的湿地元素 |
7 |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史”学术研讨会(2017) | 于秀萍 | 华北府县家谱中的家训与家族日常生活 |
8 | 《中华六道十德》第七次研讨会议(2017) | 张振铎 | 主持《社会篇·勇德》的编撰(国学研究) |
9 | 第四届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2017) | 于秀萍 | 生命·生计·生态——以明清以来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为中心 |
六、积极参加“国学大讲堂”讲座
研究所以服务地方为重要原则,为更好地弘扬沧州文化,研究所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国学大讲堂”系列讲座。自2015年以来,研究所共组织开展讲座十余场。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开展讲座统计
序号 | 主题 | 主讲人 | 年份 |
1 | 武王伐纣与周公辅政 | 张振铎 | 2015年 |
2 | 左传·泓之战 | 于秀萍 | 2015年 |
3 |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道教与佛教 | 张振铎 | 2016年 |
4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 张振铎 | 2016年 |
5 | 管仲的民本思想 | 焦以爽 | 2016年 |
6 |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 焦以爽 | 2016年 |
7 | 司马迁与《史记》 | 于秀萍 | 2016年 |
8 | 《中庸》4—5章 | 张振铎 | 2017年 |
9 | 《中庸》19—20章 | 于秀萍 | 2017年 |
10 | 《中庸》21—23章 | 焦以爽 | 2017年 |
11 | 整合特色文化 拓展旅游产业(沧州文化八仙桌) | 张振铎 | 2017年 |
12 | 地名文化中的沧州记忆(沧州文化八仙桌) | 于秀萍 | 2017年 |
13 | 王翱的历史贡献(沧州建州1500周年纪念讲座) | 张振铎 | 2017年 |
七、对教学发挥的作用
1.辅导学生毕业论文
(1)戴倩雯:《从妇女视角试析清末民初妇女放足难的原因——以口述资料为中心》,在2015年获得“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
(2)候玉瑛:《略论禅宗的特质——“不立文字”说》,《沧州师范学院学院》2016年第4期。
(3)张鑫:《清代沧州地区妇女贞节观探析》,《新国学》2015年第10期。
2.校内区域文化讲座
于秀萍:《古朴风韵 文化沧州》“名师讲堂”讲座,2017年5月。
于秀萍:《非遗与沧州武术文化传承》“魅力大一”讲座,2017年10月。
自2014年以来,研究所通过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对弘扬沧州地域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以之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同时,研究所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参与沧州市宣传部、沧州市文广新局组织的沧州文脉梳理工程、《沧州谱牒序跋集》整理工作,参加中国社会史学会、河北省历史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参加沧州国学研究会、沧州市文化研究会的“国学经典进校园”、《诗经》文化挖掘诸项活动,扩大了研究所的影响、提升了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