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唤醒心灵,汉字展现魅力

作者: 时间:2019-04-28 点击数:

为提高同学们对中华汉字的深入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同学们对专业的认知,历史学院分别于4月19日、4月22日下午两点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北(沧州)体验基地举行了学生解说能力大赛。历史学院党总支书记谷良峰、副院长焦以爽、教师杨旭英、刘明月、刘华军、叶婉婷、丁瑞生等担任评委。2017级、2018级共有4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

比赛开始前,谷书记致开幕词,他说“汉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同学们在讲解中真正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推动汉字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热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希望同学们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提高机会,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刻苦训练,赛出水平,赛出风采”。随后主持人介绍了比赛的评分规则和各位评委老师。接下来便是参赛选手们的精彩讲解。从各位选手的精心解说中,我们了解到汉字起源于远古刻画符号,最晚成熟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发展阶段,熔铸了中国人的智慧,是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它忠实的记录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在这字里行间,我们更加了解了仓颉造字的故事、被古人所赋予的深化内涵以及从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作品所表现的情怀。

比赛结束后,焦副院长对此次参赛选手进行了点评,“总体看来各位选手的讲解都很好,但是汉字作为中华几千年来不断衍生的产物,需要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有机的衔接起来,要有汉字文化从古至今的主线变化,深度挖掘其中的内涵。各位讲解的同学也要充满自信,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观众,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讲解能力”。

语言唤醒心灵,汉字展现魅力。通过文物上的古汉字,折射出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演变历程。作为历史、文博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去深度体会汉字的文化精髓,传承其丰厚的文化精神。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张紫岩 刘艾 张翔宇 刘莉

二等奖:张文霞 马志平 代泊宁 成俞萱 宋明洙 朱子悦

三等奖:张玲芝 王琪 于欣雨 李雪晴 张宇 马心雨 邓乐 李红彩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