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共成长”——传承中华劳动品质的丁伟业 焕发青年之志 争做时代新人 — 丁伟业 —

作者: 时间:2025-10-25 点击数: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诗经》采采苯莒的欢快劳作,到古训业精于勤的谆谆教诲,再到如今劳动者在各行各业的坚守,这份美德代代相传。它不仅是耕耘收获的务实,是晨兴理荒秽的坚韧,更滋养着民族的担当与创造力,让中华民族在千百年岁月中始终充满生机与力量。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用劳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他们热爱劳动、品味劳动、感悟劳动……今天,我们将聚焦25级历史学一班丁伟业同学,听他分享在劳动中收获的成就感、对责任与成长的思考,以及那些藏在平凡岗位里的不凡感悟。

劳动是大地上的诗行,以汗水为墨,以双手为笔,在岁月的卷轴上镌刻生命的丰饶。它不仅是体力的耕耘,更是精神的淬炼——在重复中抵达专注,在平凡中锻造不凡。那躬身的身影里,藏着对生活最深的敬意;那收获的喜悦中,绽放着创造者独有的光芒。劳动让生命与万物深刻联结,使我们在付出中照见自身价值,在耕耘里触摸时代脉搏。

清晨六点半,当大多数同学还沉浸在睡梦中,校园的林荫道上已经出现了一个手持扫帚的挺拔身影。他,就是政史学院历史学1班的丁伟业,一名普通却又特殊的大学生。普通在于他和万千学子一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特殊在于他选择了勤工俭学——担任校园保洁员,用双手维护校园的洁净,也在汗水中品味着劳动的深沉内涵。

01抉择:从书桌到扫帚的跨越

最初决定报名勤工俭学岗位时,我的内心并非没有挣扎。作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整天与扫帚、簸箕、为伍,会不会被旁人投来异样的目光?这份工作看似简单重复,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

然而,一种更深层的力量推动了我。我想起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古训,想起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勤劳的赞美与传承。从大禹治水的胼手胝足,到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劳动始终是刻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品质。我认为,真正的劳动精神,并非来自于工作的表象,而是源于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从中创造的价值。这份看似微小的校园保洁工作,不正是一个躬身实践、传承劳动精神的绝佳机会吗?最终,我毅然选择了进行勤工俭学的工作,完成了从静谧书桌到挥舞扫帚的跨越。

02晨曲:汗水奏响的劳动乐章

我的工作日从清晨开始。

六点四十五分,我会准时出现在卫生区周围。秋日的清晨已有凉意,但挥舞起近人高的竹扫帚,不一会儿,额头便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扫帚摩擦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而有节奏。我学着家里长辈打扫卫生的样子,侧身、弯腰、发力,将夜间飘落的树叶、零星纸屑归拢成堆。这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技巧的运用,如何省力、如何高效、如何不留死角,我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了规律。

汗水常常浸湿了我的后背,手臂也会因重复动作而酸胀,但当我回头望去,看到的是整洁的广场、干净的地面,一种充实的疲惫感和由衷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03悟道:尘埃落定处的精神收获

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我收获的远不止是勤工俭学的报酬,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成长与感悟。

磨练了毅力与责任心: 保洁工作单调而辛苦,尤其是在寒冬或酷暑,早起变得异常困难,劳动过程也更加煎熬。但岗位就是责任,无论天气如何,我都必须准时到岗,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极大地锤炼了我的意志品质和契约精神,让我懂得了坚持的意义。

深化了对集体与奉献的认知: 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虽只是从事着最基础的卫生工作,但却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营造优美校园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的劳动,直接服务于老师和同学,这种为集体奉献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个人价值与集体利益的紧密连接,增强了学校的主人翁意识。

04传承:在劳动中书写青春答卷

如今,走在洁净的校园里,我的心中充满自豪。那一片我清扫过的广场,见证过我的汗水;那一间间我擦拭过的教室,聆听过我的呼吸。我深刻地体会到,传承中华劳动品质,并非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将勤劳、务实、奉献的精神,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打扫学校卫生,这件平凡的小事,因此而变得意义非凡。

我,丁伟业。以及无数像我一样在勤工俭学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学子们,正用最质朴的方式,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劳动故事,让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宝贵品质,在扫帚的起落间,在汗水的挥洒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正是新时代好青年该有的模样。这份在勤工俭学中收获的踏实与担当,不只是丁伟业个人的成长印记,更是无数新时代青年的生动缩影:在每一件该做好的小事里积蓄力量,让个人的成长与校园的温暖、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愿更多青年都能从这份故事里汲取力量,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以奋斗为笔,书写更有分量的青春篇章。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