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青年之志争做时代新人— 张馨予 吴佳琦 —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努力奋斗的季节。当大部分人都沉浸在国庆期间的欢乐与休闲之中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青春为笔,以热血为墨,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23级法学专业的张馨予、吴佳琦便是其中一员,他们用青春的热血在国庆期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与祖国一同成长进步。
-张馨予-我与祖国共成长
作为大三法学专业的学生,这个国庆假期,我的日程表上没有景点打卡,只有“四级备考”和“法考复习”两大任务。在书桌前与知识点较劲的日子里,我反而更真切地读懂了“我与祖国共成长”的含义——它藏在为专业积淀的每一分钟里,也藏在为未来蓄力的每一份坚持中。清晨的书桌前,我总先开启四级听力练习,听着真题里关于“中国法治建设成就”“乡村振兴成果”的听力材料,那些曾在法学课本里见过的“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扩大”“基层法治服务完善”等表述,突然有了更鲜活的呈现。有次听到材料里说“越来越多青年通过法律专业服务社会”,我握着笔的手顿了顿——原来我当下背的每一个英语单词、练的每一道听力题,不只是为了一张证书,更是为了未来能有能力,用更专业的方式看懂祖国的发展,甚至有一天能用外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午后的时间,我会留给法考复习。摊开《民法典》《刑法》教材,对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梳理知识点,偶尔会因复杂的法条逻辑感到疲惫。但每当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关键词,又会重新提起精神。记得复习“民事权利保护”章节时,我想起老师说的“祖国的法治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法律人扎实的专业功底作支撑”。那一刻突然明白,我现在啃下的每一个难点、记牢的每一条法条,不是在应付一场考试,而是在为成为祖国法治建设的“螺丝钉”打基础——只有现在把专业根基扎稳,未来才能在岗位上守住法律的底线,护好普通人的权益。傍晚时分,我会穿插着整理错题。把四级阅读里的高频词汇、法考真题里的易错考点分类记录,看着笔记本上越来越厚的“精华总结”,心里满是踏实。有天整理到法考里“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相关题目,想到这些年祖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守护弱势群体的努力,突然觉得眼前的复习不再是孤军奋战——我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而这份努力,终将和无数同龄人的奋斗一起,汇入祖国发展的洪流。这个国庆假期,没有热闹的喧嚣,却有充实的收获。我没有走出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在书桌前的“双考”时光里,我读懂了:“与祖国共成长”从不是宏大的口号,对我而言,就是认真备场考试,扎实学好每一门专业,用当下的坚持,为未来能投身祖国法治事业、贡献青年力量攒足底气。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假期里的专注与坚定,继续在法学道路上稳步前行,与祖国的法治建设同频共振,一起成长。
-吴佳琦-在岁月回响与时代脉搏里与祖国共成长
这个假期,我没有奔赴远方的热闹景区,却在与历史的对话、对土地的丈量中,把“我与祖国共成长”的印记,深深烙进了心底。那些看过的画面、走过的路、触到的感动,没有华丽的修饰,却都是我最真实的所见所感,让我读懂了祖国的过去与现在,也看清了自己成长的方向。假期里,我特意去看了《731》和《志愿军:浴血和平》两部电影。走进影院前,我对“苦难”和“坚守”的理解,还停留在冰凉的文字里;走出影院时,眼眶里的温热和心里的沉重,让这些词有了实实在在的重量。《731》里,零下几十度的寒夜中,无辜百姓在实验室里的绝望眼神、被摧残的躯体,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我的心,——原来曾经的祖国,曾在这样的黑暗里苦苦挣扎,和平从不是天生就有的。而《志愿军》里的场景,更让我攥紧了拳头:和平谈判时美军的盛气凌人与咄咄逼人,让人愤然,志愿军代表的不卑不亢,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我们随时准备为和平坐下,但也随时准备为祖国拿起枪”的宣言穿过炮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那一刻我才懂,祖国能从战火里站起来,不是运气,是无数普通人穿上军装,用命拼出来的尊严。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情,我去了城郊的烈士陵园。没有喧嚣,只有松柏在风里轻轻摇晃,像在守护着这里的寂静。沿着青石板路往上走,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在阳光下看得格外清楚。我慢慢走过一排排墓碑,有的刻着名字和出生年月,有的只写着“无名烈士之墓”。这里有抗日战争时牺牲的战士,还有解放家乡时倒下的英雄,他们中最年轻的,才刚刚13岁。我蹲下来,把提前准备的白菊轻轻放在这一块无名墓碑前,指尖碰到石碑的凉意,突然就红了眼眶。原来我们每天安稳的日子,是这些再也没机会长大的人,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这代人的成长,从一开始就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后来的日子,我开始用脚步“读”祖国。回乡下老家时,曾经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铺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在晚上亮起来,把村口的广场照得像白天;走在城市街头,条条大路通罗马,新能源汽车穿梭而过,以前要半小时的路程,现在十几分钟就能到。这些变化不是课本里的“时代发展”,是我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的——祖国在一点一点变强大,而我就在这变化里,慢慢长大。这个假期没有惊天动地的经历,却让我对“我与祖国共成长”有了最真切的理解。看电影时,我读懂了祖国的“过去”,知道了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逛烈士陵园时,我记住了那些“守护者”,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走在大地上时,我看到了祖国的“现在”,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开始明白,我的成长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祖国给了我安稳的环境、成长的机会,而我也要在未来,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发展添一份力。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把这个假期的感动记在心里,上课认真听好每一堂课,课后多学一点知识,不辜负祖国给我的成长土壤。我知道,我与祖国的成长,从来都是同频的;我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跟着祖国的脚步,一起奔向更好的明天。
张馨予和吴佳琦,只是无数在国庆期间依然努力奋斗的青年中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我和祖国共成长”,什么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共命运的生动写照,也是激励更多青年人奋发向前的强大动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燃烧着青春的热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华章,与祖国一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