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共成长之“国庆期间,你在做什么”——吕浩瑜、郭思毅

作者: 时间:2025-10-07 点击数:

焕发青年之志 争做时代新人—吕浩瑜 郭思毅 —
金秋十月,山河共荣,在国庆的喜庆氛围中,我们不仅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感受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她们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2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吕浩瑜和24级政治与行政学专业的郭思毅,她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与祖国共同成长的深刻内涵。

-吕浩瑜-专业深耕与多元的成长计划

10月1日,以英语备考开启假期。上午9点到11点,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一套四级真题,重点训练听力抓关键信息、阅读快速定位答案的能力;下午2点到4点,逐题分析错题,将高频生词、语法难点整理到笔记本,尤其关注与文化、历史相关的阅读题材;晚上7点半后,出门散步或约朋友打羽毛球,放松身心的同时为次日学习蓄力。
    10月2日,专注专业课复习。上午9点半到12点,梳理《中国青铜器》中青铜器相关章节,补全课堂遗漏的笔记,比如不同时期青铜器的纹饰特点、器型用途;下午2点半到5点,用思维导图搭建“青铜器发展脉络”框架,明确商、周、秦等时期的核心差异;晚上7点半后,练习乐器,选择熟悉的曲目巩固技巧,或尝试学习简单新片段,平衡学习与兴趣。10月3日,全力备战计算机二级考试。上午9点到12点,学习Excel重点内容,如VLOOKUP函数、数据透视表制作,结合网课实操练习,确保每一步操作都能独立完成;下午2点半到5点,做一套计算机二级真题,针对错题反复琢磨操作步骤,记录易混淆的命令;晚上7点半后,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每天读2-3个章节,标记书中与历史、文明相关的精彩段落。10月4日,安排全天休息调整。不设闹钟,自然醒来后可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让生活环境保持整洁;下午可去书店逛逛,翻阅文物修复、博物馆展览相关的书籍,拓宽专业视野;晚上7点到8点半,练字半小时汉字、半小时花体英文,放慢节奏,享受沉浸式书写的过程。10月5日,赴国家博物馆开展专业实践。上午9点到12点,直奔青铜器展区,带着专业课所学知识,观察展品的纹饰、器型,尝试判断其年代,再对照展签验证,记录判断偏差点;下午2点到4点,参观“古代中国”等其他展区,拍摄重点文物(征得允许后),为后续专业课学习积累实物案例;晚上7点半后,整理当天参观笔记,修正对青铜器年代判断的错误认知,完善专业课知识框架。10月6日,兼顾社交与兴趣。上午10点到12点,约朋友小聚,可选择逛文创店挑选青铜纹样周边,或打卡博物馆主题咖啡馆,交流专业学习心得;下午2点半到5点,集中练习乐器,重点攻克之前未掌握的难点,比如复杂的节奏、指法;晚上7点半后,继续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争取读完剩余章节,初步构思简短读后感。10月7日,复盘总结与收心。上午9点半到12点,回顾假期学习内容,整合四级错题、计算机笔记、青铜器观察记录,标注未掌握的知识点,制定开学后复习计划;下午2点半到4点半,再练会儿字和乐器,调整作息,避免熬夜;晚上7点到8点半,收拾开学所需物品,整理专业书籍、备考资料,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为开学做好准备。

-郭思毅-亲情、成长与放松的平衡
国庆八天假期的脚步渐近,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渴望在这段时光里,既维系亲情的温度,又深耕自我成长的土壤,如下是我更为细致的规划。首先,我会用1天时间陪伴家人。平时都是在学校度过,除了寒暑假很少和家人相聚,难得有整块时间和父母相处,我想和家人一起做顿家常菜、一起包顿饺子聊聊校园生活。其次,我会花5天专注自我提升。一方面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学习成果,并对专业课程进行整理学习;另一方面每天抽出至少5小时学习英语,早上1小时晨读,背诵四级核心词汇和经典范文,模仿语音语调,培养语感;上午2小时进行真题阅读训练,逐篇分析长难句结构、解题思路,为四级考试做准备。最后,我会用1天和好朋友聚一聚,一起去公园或者娱乐场所放松一下,分享一下大学生活。剩下1天则用来调整作息,收拾行李,以饱满的状态迎接开学。这个假期,我不想虚度,也不愿疲惫,只希望在陪伴、学习与放松中,度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国庆。

吕浩瑜和郭思毅都以自己的方式践行了与祖国共成长的誓言,总而言之,两位同学的国庆假期规划,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们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既关注学业,又注重个人兴趣和家庭关系,体现了青年一代的活力与智慧。她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努力成为时代新人,与祖国共同成长,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