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武韵皆妙,杂技鸡香俱浓 ——文博协会举办沧州非遗文化分享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9-29 点击数: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脉络,让沧州非遗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文博协会于92118点在沧兴教学楼18教举办“沧州遗韵传薪火,青春聚力话非遗”——沧州非遗文化分享活动。此次活动由24级文博协会社长王灿主持,23级部长和24级协会成员参加。

活动现场,协会成员各展所长,用专业且生动的分享为师生铺展沧州非遗画卷:孙梦丹聚焦黄骅渤海渔村剪纸,从刻画渔船、渔民的作品入手,讲解“阴阳刻”技艺与渔家祈福习俗,让指尖艺术有了生活温度;王灿围绕沧州武术展开分享,不仅追溯了其从古代军旅练兵、民间护院到现代全民健身的发展历程,还介绍了劈挂拳、八极拳等本土特色拳种的招式特点,更通过“尚武崇德”的理念传递出沧州武术不止于“刚”,更重“德”的文化内核;靖绣丽将目光对准“舌尖非遗”沧州火锅鸡,细致拆解了这道美食的传承密码。从土鸡的选用,到秘制酱料的独家配方,再到“先炒后炖、汤汁收浓”的传统手法,每一步都藏着老沧州的饮食智慧;吕浩瑜深入分享吴桥杂技——除了介绍顶碗、转碟、走钢丝等经典节目的艺术特色,她更着重讲述了杂技演员的辛苦训练,让同学们读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重量;张雯妍则以宏观视角串联各项非遗,帮师生理清沧州非遗的整体脉络,展现非遗在新时代“活态传承”的多样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非遗文化分享活动,是文博协会换届后的首场文化活动。这场扎实、贴近生活的分享,为新征程开了个好头,不仅让在场同学们实实在在了解了黄骅剪纸、沧州武术等多项非遗,更搭建了校园与本土文化对话的桥梁。期待未来文博协会能继续推出这类非遗分享活动,让更多同学日渐熟悉、热爱沧州非遗,让本土文化在校园里慢慢“活”起来。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历史学院